11月15-18日,由暨南大學與捷克布拉格生命科學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水域生態退化與生態修復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quatic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nd Ecological Remediation)在暨南大學學術活動中心舉辦,來自中國、捷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意大利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共3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珠江所李新輝研究員作為會議特邀專家做“The Evaluation of River Ecosystem Function Based on Biomass of Fish Larva”專題報告。
李新輝研究員重點報告了以河流單位徑流量魚類早期資源補充量作為評價水域生態系統功能狀況的方法體系和研究進展,提出魚類早期資源密度值0.5 ~ 3 Ind./m3代表河流生態系統的良好狀態,低于0.5 ind./m3則表示河流生態系統狀況不佳,高于3 ind./m3則表示河流生態系統功能狀況良好的評價方法。李研究員還介紹了河流漂流性仔稚魚的監測方法、以增加魚類生物量為目標的河流生態系統修復方法、珠江流域禁漁期政策、魚類保護區建立與管理、人工魚巢及產卵場造礁工程修復、魚類洄游通道修復、魚類繁殖生態流量保障以及如何在缺魚的水生生態系統增殖放流的方法體系等,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漁業資源生態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