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先進,樹立榜樣,激勵廣大婦女見賢思齊、建功立業,近日,廣東省婦聯發布《關于表彰第十二屆南粵巾幗十杰(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2021年度廣東省三八紅旗手(集體)的決定》,其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漁業環境保護與修復創新團隊獲評2021年度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
該團隊現有在編職工8人,女性比例達62.5%,是實實在在的“半邊天”。團隊成員中博士學歷6人,高級職稱4人,碩士生導師3人,是名副其實的三高女能手,即高學歷、高職稱和高知識。這是一個充滿力量的女子天團,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漁業生態保護道路上開拓進取,是珠江流域尤其是廣東漁業生態保護的中堅力量。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細致認真、勤懇務實、吃苦耐勞,踐行著作為普通的漁業生態保護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演繹著現代女性的職業風采,成為漁業生態保護的中流砥柱和靚麗風景線。
團隊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立足珠江流域,對廣東的重要漁業水域開展了持續、系統的生態環境監測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數據,始終走在珠江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沿,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數據支撐,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近20年來,團隊累計形成各類生態監測技術報告上百份,為農業農村部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監測數據26000多條,監測成果連續多年入選由農業農村部與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成為珠江流域,特別是廣東境內水域最權威的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之一,擁有最新最全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為各地級政府部門決策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和技術支撐。團隊成員曾艷藝副主任(女38歲)及楊婉玲(女47歲)等人挑起了十年如一日的監測重任。野外監測工作枯燥且艱辛,她們面對路途遙遠,水上工作危險,野外工作條件艱苦,頂著酷暑寒風等困難,任勞任怨,從不喊累,不叫苦,沒有因為路途遙遠而停止腳步,沒有因為戶外工作而喊停,總是把最好的狀態奉獻給監測工作。2022年2月25日,剛過完元宵節,楊婉玲帶隊去正逢枯水期的珠三角河網采樣,水位下降,裸露的石縫中垃圾堆積,楊婉玲一不小心就被藏在河道里的鐵釘刺穿了水靴和運動鞋,深深扎進了她腳底,為了不影響采樣進度,她忍著疼痛,不看傷口一眼,硬是把長達2個小時的采樣工作完成后才上醫院處理傷口。正是因為團隊成員們這種不怕苦、不怕犧牲、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支持了團隊不斷永攀高峰: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評為2016-2020年度“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先進集體”;相關研究成果獲農業農村部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2016-2020年度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優秀成果號;團隊多人次獲2016-2020年度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先進個人。
2017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82號)和《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部門分工》(國污普〔2017〕4號)的總體部署,團隊出色完成珠江流域水產養殖業涉水污染物產排放量核算普查工作,形成珠江流域水產養殖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報告,為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在普查工作中,她們作為珠江流域的養殖業污染源工作普查工作的巾幗女將,體現了團隊較強的科學技術支撐能力,尤其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總是熱情飽滿、干勁兒十足,顧不上家和孩子,連日徹夜加班加點,以超強的責任心,確保普查工作按時進行,確保每份普查數據真實準確,穿行在塘頭戶外的颯爽英姿成為普查工作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團隊負責人賴子尼和高原助理研究員于2021年獲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國污普〔2020〕5號)表揚。
近20年來,團隊參與的大大小小漁業污染事故調查與技術鑒定不少于100起。團隊負責人賴子尼研究員擔任全國漁業水域污染事故技術審定委員會委員,參與研討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與修復工程戰略、全國漁業水域污染事故技術審定等工作,為重大漁業水域污染事故管理決策及調查鑒定提供技術支撐,為政府部門提出科學可行的管理建議。
該團隊注重多學科融合創新科研工作,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的子項目,系統梳理珠江三角洲河網水生生態特征研究成果,出版專著《珠江三角洲河網水生生態特征》(2021年)。這是第一部公開出版的關于珠江三角洲河網水生態領域的著作,也是繼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珠三角河網區域水域生態與環境污染特征的系統的全面的梳理,在同行中引起不同反響。為有效補充完善珠江三角洲河網環境指示生物的多樣性,為快速全面地評價水環境質量提供科學技術支撐,團隊還在浮游植物功能群、多環芳烴溯源及風險評估和微塑料分布特征及潛在生態風險評價等方面開展研究,多個研究成果發表在同行業的高級別國際期刊中,獲得同行關注。相關研究成果獲202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獎一、三等獎及2020年廣東省動物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等多個獎次。
為讓市民對我國淡水漁業資源現狀、漁業發展歷史知識以及現代漁業前沿科技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普通市民的科學素養,團隊成員積極主動承擔省市區及單位組織的各類科普活動,廣泛宣傳漁業生態保護知識,成效突出,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團隊成員楊婉玲高級實驗師榮獲2020年廣州市科普貢獻獎三等獎,2021年廣州市優秀科普工作者,2021年度長隆動植物保護獎“先進個人”等。
珠江所全所婦女同志將以此殊榮為榜樣,堅定信心,立足所能,主動作為,全力以赴,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本職崗位上再立新功,再創佳績,爭當先進,大力弘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時代精神,堅持不懈長智慧增本領,為珠江所的科技事業,乃至國家的漁業科技事業貢獻巾幗力量。(轉載:《中國漁業報》)